(1)将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由1.3改为1.4;(3)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从1.2调整至1.3,可变荷载从1.4调整至1.5;(5)风荷载等也有相应调整。从我们课题组以往的研究及震害调查结论来说,一直是大力支持提升建筑抗震安全水平的。一些研究论文包括:(2)不同抗震设防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研究,工程力学,2011(4)基于一致倒塌风险的建筑抗震评价方法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2其基本结论是:对于我国低烈度区框架结构,其抗地震倒塌能力偏弱;框架柱的变形能力不足;由于低烈度区框架柱纵筋往往受构造控制,因此提升构造和延性(提升抗震等级、增加体积配箍率、减小轴压比)的效果要比提升地震作用来的效果更明显。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我们看一下设计参数调整对结构设计结果的影响。由于分项系数增加,导致柱子轴力增加,所以柱子的轴压比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部分算例因为轴压比超限,需要对柱子截面尺寸进行重新设计。所以,经过分析,这8个框架需要重新设计的内容及调整方法如下:如果进一步分析钢筋用量,则非常有意思。从机理上说,如果要提升抗震安全性,提高柱子的配筋是最有效的
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我国建筑能耗高、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能够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效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减少城镇化进程中受资源环境约束的影响;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工作和居住空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并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观念,全面集成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多种技术,推动建筑技术革新,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拉动节能环保、建材、新能源应用、节能服务、咨询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建筑 建立高星级绿色建筑奖励审核、备案及公示制度。各级地方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设计评价标识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项目汇总上报至财政部、住建部(简称两部),两部组织专家委员对申请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报告、工程建设审批文件、性能效
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召开以来,城镇化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议的热门话题。何为城镇化?为何城镇化如此受关注?作为钢结构行业又应该从中嗅出哪些味道呢?何为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第二、三产业的转移。 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达80%以上。 聚焦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新”:即城